同學們若有機會問英語老師們:如何把英語學好?可能得到的回答會是:「上英語課時要認真」、「背單字或文法丫」,要不然就是「你要花時間讀英文囉」。這些是大家已經知道的答案,同學們還是不知道如何把英語學好。同樣地,絕大部份的英語老師們在教學上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同學們對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歸咎於學生英語程度差。為什麼會造成這樣兩極化的反應,就我的觀察原因在於學生把英語當作一門學科 ( 與生活無關 ) ,英語老師則是沒有讓學生們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學習資源或方法。因此,我嘗試以一個過來人,提供同學們一些可以把英語學好的撇步,希望讓「聽懂英語或英語朗朗上口」不再是不可追逐的夢!好啦,要開講囉: 「要學好英語首先必須要對英語有興趣」。樂趣與興趣最容易促進學習動機,學英語更是如此。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解教科書一直是大家學英語的方式,事實上這是導致大家對英語沒興趣的主因,同學們應該摒棄這樣的觀念;其實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有可以把英語學好的方式,例如、收看英語電影及新聞,聽英語歌曲或廣播節目,閱讀英語報紙、雜誌或故事書,甚至連英語的八掛新聞及小道消息等,同學們應該多加利用。所以,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 任何人、事、時、地、物都可以 ) ,然後就以那為起點,然後再運用以下我所要介紹的方式,來加強自己的英語吧。 「讓自己沉浸在英語中」。大家也都聽過讓自己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學英語會比較快而且有效,到國外遊學最好不過,但是費用太高,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作到;其實讓自己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並不難做到,同學們只要養成習慣,回到家在房間裡就打開收音機聽 ICRT 或其他的英語廣播節目,也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的廣播電台指南中搜尋所喜歡的英語節目收聽(http://windowsmedia.com/radiotuner/MyRadio.asp) ,還有在上下學的途中或課餘時,戴耳機聽英語廣播或音樂都可以。同學可能會說:「收聽英語廣播節目啊?講話的速度太快了、跟不上、聽不太懂耶」;這沒有關係,重要的是隨時隨地讓自己在英語的環境中,讓耳朵熟悉英語的音調及頻率;儘可能的用一點時間認真的聽,慢慢地你會發現聽力進步了。 「邊聽邊說」:當同學看英語影片、收聽廣播或聽音樂時,不要忘了將你所聽到的或是聽得懂的英語念出來,即使一個字或片語、甚至就只有聽到聲音而已,都沒關係,只要跟著唸出來;同時,也要記住儘可能的模仿說話者的口音,例如、口語的 you 常唸成 ju 。如此,不僅可訓練聽力,同時對發音也有幫助,特別是想要說一口流利外國口音的同學更要如此作。 「當個書蟲吧」。講到英語閱讀,同學們的反應多半會是「我背的單字太少了、要一直查字典,好累喔」;要不然,就是「文法太差了,看不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建議同學們要儘早養成閱讀的習慣,同學們可以嘗試閱讀東華、敦煌和文鶴書局所代理的課外讀本 ( 有興趣的同學可至應外系系辦借閱 ) 。除此之外,我極力推薦同學閱讀在台灣發行的英語報紙,特別是TaipeiTimes(www.taipeitimes.com.tw), Taiwan News(www.etaiwannews.com) ,因為這類報紙報導國內的新聞,同學們多少都知道一些內容,這樣讀起來就比較容易懂,而且同學可以學到許多不會用英文表達的日常中文用語,例如、 cross-strait( 海峽兩岸 ) 、 exposition( 博覽會 ) ;同時,也可以學到一些常用的句型,例如、 no, that is not the case ( 沒有這回事 ) 。要記住,不要一開始就查字典,要練習去猜單字的意思,或是看看不懂單字前後字因為絕大部份的新聞內容大家多少都知道,只是依靠字典太久了,沒有嘗試去練習閱讀技巧而已。 同學們千萬要記住,提升英語能力絕非只靠學校每週 2-3 小時的英語課就可以作到;上補習班或許有幫助,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其實在課餘時利用現有資源的自我學習才是最有效而且是唯一的利器,而且是必須經常並持續的練習。作者在出國進修前,也並未上補習班或找家教加強英語,自己以本文中所提到的學習方法在家自習,最後能順利通過語言測驗出國進修;因此,依據自己的學習經驗鼓勵同學們從本文章中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法,每天或多或少都要花點時間接觸英語,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同學們一定不會再恐懼英語,甚至會很驕傲地說:「 Learning English, a piece of cake 」。 |